星昴

一个狛厨+哪吒控+爱搞南通的洁癖同人女+爱看原耽爱发疯的人👀(夏五我的夏五😭😭😭😭😭)

关于哪吒

      (大多来源于百度等搜索软件,以及一些b站评论,和一些关于哪吒的文章。)

      (以下为我搜索到并复制下来的内容,注意大多是复制,有些地方稍有修改,这就是一篇缝合文章,所以如有错误本人概不负责。)

      (本文主要想证明哪吒并非《封神演义》《西游记》等原著,以及进行一些小小科普。)

     哪吒,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佛教及道教护法神。兴盛于道教与民间信仰,在道教头衔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尊称太子爷、三太子、善胜童子。

     主要记载源于元代宗教神话典籍《三教搜神大全》,活跃于明代神魔系列小说名著《封神演义》、《西游记》、《南游记》等多部古典文学作品。其为托塔李天王家的三太子,最早传说来自古波斯和古印度教的神话,随着本土化的传教,唐末起就从古盛传,由佛教护法军神“那咤”演变而,记载早已在东晋朝代有之。

     主要定型于闹海屠龙的传说,以及降魔伏妖再成仙入圣等故事内容,出生奇异,一身神器,能变化三头六臂又或三头八臂;百邪不侵、免疫病毒瘟疫、专克摄魂夺魄的莲花化身。

   《封神演义》并不能算是哪吒的原著。哪吒,是中华文明史上传说中的神话英雄人物,是人们在漫长的社会变革中,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识,塑造出哪吒这一少年英雄形象。

     哪吒的诞生与传说,多见于古代佛道经文故事和文学作品。

     较早见于公元502年之后,南朝梁.惠皎《高僧传》载《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称三太子哪吒随父毗沙门天王护法,被传为佛教护法神之一。

     据唐·郑肇《开元传信记》载,哪吒乃“毗沙门天王三太子,以护法之故,拥护和尚时已久矣”。

      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佛经故事中便有,“哪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现本身,运大力神,为父母说法”。

(笨蛋作者插播一首诗在这 

                               那吒

                             宋苏辙

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

佛知其愚难教语,宝塔令父左手举。

儿来见佛头辄俯,且与拜父略相似。

佛如优昙难值遇,见者闻道出生死。

嗟尔何为独如此,业果已定磨不去。

佛灭到今千万祀,只在江湖挽船处。)

     在此之前,哪吒皆为佛教神明。

     公元1271年以后,元代坊刻本《搜神广记》载:称哪吒乃玉皇驾前大罗天,统帅天兵神将的中营大将军,亦称中坛元帅,专司镇守天门之职。

      直到明代隆庆(公元1567-1572)前后年间,《西游记》(吴承恩著)《封神演义》(许仲琳著,亦说陆西星著)传世,主要根据民间话本《武王伐纣平活》,演绎的“封国以报功臣,封神以妥功鬼”的仙佛斗法神话故事,堪称集哪吒传说之大成。

  

(以下为西游记83回中描写哪吒的部分,节选哦)

    当年行者大闹天宫时,玉帝曾封天王为降魔大元帅,封哪吒太子为三坛海会之神,帅领天兵,收降行者,屡战不能取胜。还是五百年前败阵的仇气,有些恼他,故此作怒。他且忍不住道:“老长庚,你赍得是什么旨意?”金星道:“是孙大圣告你的状子。”那天王本是烦恼,听见说个“告”字,一发雷霆大怒道:“他告我怎的?”金星道:“告你假妖摄陷人口事。你焚了香,请自家开读。”那天王气呼呼的设了香案,望空谢恩。拜毕,展开旨意看了,原来是这般这般,如此如此,恨得他手扑着香案道:“这个猴头!他也错告我了!”金星道:“且息怒,现有牌位香炉在御前作证,说是你亲女哩。”天王道:“我止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小儿名金吒,侍奉如来,做前部护法。二小儿名木叉,在南海随观世音做徒弟。三小儿得名哪吒,在我身边,早晚随朝护驾。一女年方七岁,名贞英,人事尚未省得,如何会做妖精!不信,抱出来你看。这猴头着实无礼!且莫说我是天上元勋,封受先斩后奏之职,就是下界小民,也不可诬告。律云:诬告加三等。”叫手下:“将缚妖索把这猴头捆了!”那庭下摆列着巨灵神、鱼肚将、药叉雄帅,一拥上前,把行者捆了。金星道:“李天王莫闯祸啊!我在御前同他领旨意来宣你的人。你那索儿颇重,一时捆坏他,阁气。”天王道:“金星啊,似他这等诈伪告扰,怎该容他!你且坐下,待我取砍妖刀砍了这个猴头,然后与你见驾回旨!”金星见他取刀,心惊胆战,对行者道:“你干事差了,御状可是轻易告的?你也不访的实,似这般乱弄,伤其性命,怎生是好?”行者全然不惧,笑吟吟的道:“老官儿放心,一些没事。老孙的买卖,原是这等做,一定先输后赢。”

    说不了,天王轮过刀来,望行者劈头就砍。早有那三太子赶上前,将斩腰剑架住,叫道:“父王息怒。”天王大惊失色。噫!父见子以剑架刀,就当喝退,怎么返大惊失色?原来天王生此子时,他左手掌上有个“哪”字,右手掌上有个“吒”字,故名哪吒。这太子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为绦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一点灵魂,径到西方极乐世界告佛。佛正与众菩萨讲经,只闻得幢幡宝盖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将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运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后来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天王无奈,告求我佛如来。如来以和为尚,赐他一座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那塔上层层有佛,艳艳光明。唤哪吒以佛为父,解释了冤仇。所以称为托塔李天王者,此也。今日因闲在家,未曾托着那塔,恐哪吒有报仇之意,故吓个大惊失色。却即回手,向塔座上取了黄金宝塔,托在手间问哪吒道:“孩儿,你以剑架住我刀,有何话说?”哪吒弃剑叩头道:“父王,是有女儿在下界哩。”天王道:“孩儿,我只生了你姊妹四个,那里又有个女儿哩?”哪吒道:“父王忘了,那女儿原是个妖精,三百年前成怪,在灵山偷食了如来的香花宝烛,如来差我父子天兵,将他拿住。拿住时,只该打死,如来吩咐道,积水养鱼终不钓,深山喂鹿望长生,当时饶了他性命。积此恩念,拜父王为父,拜孩儿为兄,在下方供设牌位,侍奉香火。不期他又成精,陷害唐僧,却被孙行者搜寻到巢穴之间,将牌位拿来,就做名告了御状。此是结拜之恩女,非我同胞之亲妹也。”

    天王闻言,悚然惊讶道:“孩儿,我实忘了,他叫做什么名字?”太子道:“他有三个名字:他的本身出处,唤做金鼻白毛老鼠精;因偷香花宝烛,改名唤做半截观音;如今饶他下界,又改了,唤做地涌夫人是也。”天王却才省悟,放下宝塔,便亲手来解行者。行者就放起刁来道:“那个敢解我!要便连绳儿抬去见驾,老孙的官事才赢!”慌得天王手软,太子无言,众家将委委而退。

     而《西游记》成书早于《封神演义》,哪吒,早在唐代就有这个名字出现,宋明哪吒大闹龙宫,剔骨割肉的情节已经形成了,《西游记》八十三回已经将哪吒情节讲了一遍。《封神演义》直接拿来扩写,连加工都没。

     综上所述,虽然现在很多有关哪吒的电影,是由《封神演义》改编的,以及许多关于哪吒的形象,来源于《封神演义》,但《封神演义》只能算武王伐纣的演义,绝不是哪吒这个艺术形象的原著。​

(最后这篇文章是为了怼一些所谓的原著党,请你们不要看见一个有关哪吒的视频就乱科普了,《封神演义》并非哪吒的原著!它只是一本提供了现在广泛使用的哪吒形象的三观不正的抄袭小说而已!(虽然大多还是抄来的,更可悲的是我还挺喜欢《封神演义》里哪吒的形象的,虽然我并不是很喜欢这本书X﹏X)不要再乱科普和抬杠了,我谢谢您嘞!)

(最后再让我吐槽一下,《封神演义》这么多雷同作者心怎么这么大,真就文化人的抄袭怎么能叫抄袭呢?那叫借鉴。我借鉴我的前辈我有问题吗?诶,没有。还把人物写的邪不邪,正不正,怪不得好多人说它三观不正,怪不得它不如《西游记》。好了现在我有点不敢发了X﹏X我可真是个怂b。)



评论(23)

热度(200)

  1. 共2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